我所知道的蒙特婁

 

Maggie Ke柯聿軒

 

搬到Montreal約半年的時間。從2003開始,我幾乎每年都會來這裡停留一到兩個月。第一次到Montreal時,對這裡有幾個特別深刻的印象:

  1. Menu都寫法文,什麼都看不懂
  2. 殘障人士很多
  3. 地下化 (不需走到戶外即可直達Downtown)
  4. 流浪漢很多
來這裡生活一段時間後,漸漸地了解一些歷史背景和社會文化,也漸漸喜歡上這個包容性很大的城市。下面就將目前我所看到的,了解的Montreal,和大家分享。

Quebec 的獨立運動:

Montreal是歐洲前進加拿大的第一個城市,曾經是加拿大第一大城。因受法國殖民影響,魁北克成為加拿大唯一說法語的省份,並於1960年代開始獨立運動。當時的魁北克政府曾採行各項政策以促成魁北克獨立,但卻造成大量人口外移至多倫多。直到現在仍能見到當時獨立運動所帶來的影響。例如所有店家的招牌,法文字體必須大於英文字體三倍以上,否則會被罰錢;除了少部份的餐廳有英文的Menu,其他幾乎只有法文;蒙特婁銀行(Bank of Montreal)的總部外移至多倫多等等。目前Montreal仍是加拿大的三大城市之一。 

*多種族:

Montreal是個多種族文化融合而成的城市,從他們的市旗就可略知一二(由四種不同的花所組成,來代表Montreal早期的移民,如下圖)。 

除了早期的移民之外(現統稱為Quebecois/Quebecoise),還有許多近代的移民。 簡單列出這邊較普遍的移民。 

  1. 中國
  2. 香港   97以前有許多香港移民,97香港回歸大陸之後,移民人數銳減)
  3. 韓國
  4. 台灣   (早期以學生簽證進入魁北克讀書,不需學費,僅需負擔各項學雜費。當時有許多從台灣來的留學生。1998年之後政策修改,國際學生必須負擔一年約30萬的學費,造成前來的台灣學生銳減,移民人數也因此減少)

      e.   越南     ( 曾經同為法國殖民地,許多越南人以難民身分移民至加拿大)

      f.   中南美洲  多以難民身分移民進入加拿大)

      g.   印度 

也因為這裡有各地來的文化,所以整個Montreal分成許多不同的區域,如中國城、韓國區、義大利區、韓國區、猶太區等等。

*飲食文化:

Montreal可以吃到各地來的料理:中國城可以買到蝦餃菜包,韓國區可以找到專門的韓國超市,此外還有道地的越南河粉,當然也有西方來的義大利麵、千層面。不過Quebec也有自己發展出來的專屬料理,包括PoutinePate ChinoisTourtiereQueue de Castor 

Poutine:

 

薯條+Cheese   再淋上特製的醬料,是這裡非常普遍的一道菜,包括麥當勞,漢堡王等速食店都有在賣。

Pate Chinois (Chinese Pie):

 

雖然稱作Chinese Pie,但是這卻是一道魁北克料理。由絞肉,玉米以及馬鈴薯泥一層一層堆疊而成。

Queue de Castor(Beaver’s tail):

 

夏季常見到的甜點。在炸麵團上面淋上巧克力醬, 有些還會加上香蕉,堅果碎片。因為形狀像海獺的尾巴而得名。

*日常生活

a.       地鐵(Metro

Montreal的地鐵已有40年的歷史,居民大都依賴Metro通勤上下班、上下課。一張成人的地鐵月票是63加幣(約1800台幣),一個月內可以無限次搭乘。此外,有許多通勤族都是在搭地鐵時吃早餐、喝咖啡,也因此車廂內常看到灑翻的飲料,一地的餅乾屑,或是隨手亂丟的報紙。地鐵也因為年代久遠,所以時常故障。

b.      地下化

Montral冬天的溫度約為零下20度,再加上風吹效應可達到零下40度左右,所以暖氣是基本的民生必需品。戶外只要地面一結冰,不只行車危險,連在路上行走也很困難。為了克服冬天嚴寒的氣候,Montreal downtown幾乎皆已地下化。出地鐵站之後,不需走出室外,即可從地下的通道直接進入各大商場、超市、甚至學校( 類似忠孝東路的地下街,但是規模大很多)。即使戶外刮風下大雪,如果當天不走到室外,僅需穿著輕便的衣物便可。

c.       考駕照

Quebec考取駕照總共需一年的時間。考過筆試之後,會先拿到一張實習駕照,在一年的時間內,需要持有正式駕照的人在一旁輔助才能開車上路。經過一年的練習之後,才有資格路考以取得正式駕照。此政策實施的目的在於冬天路面結冰,車輛打滑容易發生事故,為了讓應試者習慣這裡冬夏氣候的變化,所以有一年的準備期。此外,不同於台灣的駕訓場應試,這裡的路考需開上馬路,以確保駕駛者能真正上路。

d.      填字遊戲/數讀

加拿大人很喜歡玩填字遊戲。除了書店有許多填字遊戲的書之外,報紙也一定會有填字遊戲。時常看到人們在搭乘地鐵時,玩起填字遊戲。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由日本傳出的數學遊戲Sudoku(數讀),也開始在這裡流行起來。除了填字遊戲之外,報紙也多了一個Sudoku的區塊。

e.       社會福利

魁北克是加拿大社會福利最健全的省份,所以這裡的流浪漢及殘障人士很多。以Homeless people來說,除了有收容所供他們吃住,還有失業救濟金可以領。殘障人士也只需負擔少部份的醫療費用,政府也會提供許多福利津貼,因此有許多從其他省份移入魁北克的居民。而新移民只要一拿到太陽卡(醫療保險卡),醫療費用就很低。但是相對的,這裡的稅收也是高得嚇人,光是買東西就必須要負擔15%的稅(除了付給加拿大政府,還要另繳一筆稅給魁北克政府)。

f.        失業人口

Montreal共有300萬人口,應就業人口為200萬,失業人口為15萬,失業率約為7.5% (資料來源 : http://www40.statcan.ca/l01/cst01/lfss03c.htm)。以當地人來說,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約需費時三個月;新移民則需要更久的時間,平均大約半年到一年左右。魁北克政府為改善失業人數偏高的情況,提供了許多就業輔導的機構,不久前也曾舉辦針對中國及台灣來的婦女於Montreal就業情況的輔導座談會。

g.      購物

Montreal的物價約為台灣的1.5~2倍,蔬菜水果的價錢尤其高。但是這邊每個星期都有各種特價(各家商店也會將每週特價的物品作成Flyer)。許多物品特價後的價位,可與原價差兩倍以上。因此許多精打細算的家庭,都是每週仔細閱讀各家的Flyer,再選購當週最物超所值的物品。值得一提的是,聖誕節後一天(12/26,稱作Boxing Day)各家商店會開始特賣,不管是服飾,家電用品,電子產品,都可以打到超低的折數。每年的Boxing Day,不管是街上,Shopping Mall,或是地鐵,總是擠滿出來購物的人潮。

*外來節慶/ 重大活動

在多文化的Montreal生活,除了可以參與西方人的重要節日之外(例如聖誕節、萬聖 節、復活節等等),也有許多獨特的重大活動慶典以及外來的節慶。

1.      中國農曆新年

每到中國農曆新年時,中國城的各家火鍋店便擠滿人潮;近年來也有許多西方人跟上了這股東方熱潮,開始說起Happy Chinese New Year,卡片店賣起了紅色的拜年卡,甚至還有Club請來舞龍舞獅表演。

2.      划龍舟競賽

端午節前後,這邊會在聖羅倫斯河(St. Laurent)上舉辦盛大的划龍舟競賽。東方人之外,也有許多西方人參賽。地鐵站內會貼滿龍舟競賽的宣傳海報,邀請大家來觀戰。

3.      花燈展

每年秋天時分,Jardin Bontaniguec (植物園)會舉辦花燈展,其中也不乏極具中國風的燈籠。需買票才能進場參觀。

 

4.      St. Patrick’s Day (http://www.st-patricks-day.com/)

每年3/17為愛爾蘭的國慶日,各地的愛爾蘭人都會舉辦盛大的遊行,這邊也不例外。不過值得一提的是,Montreal對各地的文化接受度很高,觀賞遊行的人即使不是愛爾蘭人,也會跟著穿戴起綠色的服飾,或在臉上彩繪酢漿草,跟著遊行的人一起舉手歡呼。

5.      笑街 just for laugh)

每年七月初,這裡會舉辦 “just for laugh” ,某一條街會被封鎖起來,車輛不能進入。進去這條笑街,可以看到許多小丑和各式各樣打扮誇張的人做各種有趣的街頭表演。走完笑街,就像看完一場精彩的舞台秀,非常精彩!

6. 爵士音樂節Jazz Festival)

夏天的Montreal,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爵士音樂節。許多知名的歌手都會受邀來此演出(例如已故的美國靈魂樂之父Ray CharlesNorah Jones…等等)。Place des Arts(藝術廣場)會搭起一個超大舞台,各方來的爵士樂好手上台表演,前往觀賞的名眾有些席地而坐,有些隨著音樂起舞。每年這個時候,是免費聽好音樂最好的時節。

7.      煙火比賽

夏天的Montreal,除了有笑街,爵士音樂節之外,還會在La RondeMontreal隔壁小島上的一個遊樂場)舉辦世界各國的煙火比賽。一座接連Montreal和小島的橋(Jacque Cartier)會關閉,開放名眾上橋觀賞煙火。台灣也曾在2001年參賽,並得到銅牌。http://www.internationaldesfeuxloto-quebec.c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