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環物語》: Students' Response

 

 

Subject  《圓環物語》台北人的回憶?
Posted by  bucklee
Posted on  Wed May 17 07:26:57 2000

在此劇中,以序場的圓環物語應為重心及其全劇發展的源頭。由回頭觀看圓環的由來及其發展,歷史記載的主題似乎是賴聲川對自己所處的時代及背景的一種交代。
此劇的序場由匿名的角色,以走馬看花方式讓觀眾、讀者走回或是陷入時光隧道中。匿名角色在序場的演出形式,講述並呈現歷史事件,並以小型的劇中劇穿插其中以活現單調的歷史事件。匿名角色在此為說書人的功能,以接續且不固定式穿插敘述圓環的演進過程。以此巧妙的安排,的確達到傳播、紀錄及活現屬於台北這城市的部分記憶。
以呈現歷史為起點的《圓環物語》,會讓人以為此劇接下來會有延續發展。但卻由匿名的甲、乙、丙、丁、戊、己、更,這七個角色兩兩為一主題分別但無意中的串聯起一個圓環似的人際關係。這樣的安排上,就象徵意義而言,這七個人物可以是隨意的置換,也就是可以由你、我、他來扮演、或是根本就是我們的變形或就是集體的象徵意符。但就劇情發展,這樣似乎有點牽強的把每一個有或無關係的人串聯在一起的巧合,這樣的安排並未有合理的解釋,甚至於有愧於此此劇的序場所帶出的回顧歷史主題。嚴格來說,若說這是台北人當時的故事,我倒是認為這只是一個雜亂無章並且偏頗的台北映像。

 

 

 

 

 

Subject  Outline for DIscussion
Posted by  linethan
Posted on  Mon May 8 03:19:43 2000

逐夢與斷裂-Adrienne Kennedy之 Funnyhouse of A Negro,A Movie Star Has to Star in Black and White及賴聲川之『圓環物語』與『台灣怪譚』

I.  Adrienne Kennedy所著之 Funnyhouse of A Negro 與 A Movie Star Has to Star in Black and White.
A.  Kennedy作品的特色
1.  Kennedy在她的作品中引述或沿用許多典故,如:美國的大眾文化、電影與影視明星、宗教經驗、她個人在非洲數年的生活經驗、與對種族主義的觀察等等。
2.  Kennedy的作品讓觀眾直接意識到她反傳統劇作的手法,觀眾經常會以某些角度與層面,如:反寫實(anti-realistic)、幻覺式的 (phantasmagoric)、實驗性(experimental)、超現實(surrealistic)、或是荒謬(absurdist) 角度切入觀察。
B.  Kennedy的Funnyhouse of A Negro
1.  此劇之名由一克里夫蘭之遊樂園設施而來,此設施為一遊樂屋(funnyhouse),入口兩側有兩個笑著的白人像,作者常與其兄前往遊樂。Kennedy說白人似乎藉此在諷刺黑人(Oliver 190)。而在劇中舞台兩側則是有女房東及白男孩Raymond構成遊樂屋(funnyhouse)之形象。
2.  在此劇中傳統戲劇的『背景訊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以『探求』(exposition)的方式予以表現。
3.  在此劇中『事實』(facts)藉著重複與重疊(overlapping)的語言來表現。
4.  觀眾在此劇中似是『處在』Sarah的意識中。
5.  此劇使用超現實的手法表現出一位黑人女性對於個人身分(非洲黑人血統徹與歐洲白人血統混血)愛恨交織的掙扎,與社會對個人壓制,迫害(特別是帝國主義)的不良影響(787)。
6.  Sarah的多重人格與分身(Other "selves"),如:the Duchess of Hapsburg,Queen Victoria,Jesus Christ,及Patrice Lumumba代表了政治與社會大環境在個人心智中的呈現。
7.  此戲的一慣性(unity),是由不斷重複的意像(如戲中的鳥、花、頭髮)、行動(如行走的人)及動機(如不斷掉落的髮可視為Sarah自我厭惡的意像)所構成。
8.  問題討論
i.  請思考鳥的意像:烏鴉、白鴿、貓頭鷹在劇中有何涵義。以及貓頭鷹的叫聲有無特別意義。
ii.  請思考劇中超現實主義的成分,以及這些要素對觀眾可能造成的效果。
iii.  考慮Sarah自殺的原因,請由個人、宗教等等的因素提供意見。又是否本劇可以有其餘的結局。
iv.  請比較Kennedy的Sarah與Eugene O'Nell 的Emperor Jones
C.  A Movie Star Has to Star in Black and White
1.  在此劇中依然充滿熟悉的Kennedy常探討的主題,如:心靈上的痛楚、罪惡感、家庭生活的創傷、孤立疏離等。而Kennedy個人的情感反映擴大成社會的片段縮影(Elin 126)。
2.  後現代的『感性成分』。個人主體與社會編制、前景與背景、歷史與幻象,及文字與意像的偏位、替換。
3.  主角以多位電影中的角色為其代言。
4.  與Funnyhouse of A Negro有許多重覆的主題。
5.  問題討論
i.  劇中男性演員角色皆沈默寡言,請考慮其原因。
ii.  最後一幕淹死的女明星對全劇有何啟示?
iii.  考慮劇名為何為 A Movie Star Has to Star in Black and White?
II.  賴聲川的『台灣怪譚』與『圓環物語』
A.『台灣怪譚』
1.  『台灣怪譚』融合單口相聲、說書、對口相聲、KTV、舞台劇表演的風格,描繪出當代台灣怪象與亂象。
2.  『台灣怪譚』用「岔題」方式的「脫口秀」演出。沒有一則中心發展之主線,正反應出我們生活的瑣碎無章。只有在李立群與「卡拉恰恰」之相聲伴「說」帶對話時─他和他自己的影像講話及搭腔時─回到「對口相聲」的節奏。(楊萬運1991)
3.  以酷似傳統相聲的段子(像<電視與我>)、違反傳統規則(<終點站>)或傳統技巧(<四郎探親>)的段子將對口相聲發揮及轉化。
4.  以KTV文化作為台灣社會的縮影。
5.  政治與生活層面息息相關的探討,快速的行為模式、不搭調的生活片段、以爽為最標準的個人價值觀。
6.  疏離感、人格分裂的故事與主線,與單人雙口相聲的平行。
7.  問題討論
i.  時隔十年,今日台灣的社會現象已不可同日而語,請思考台灣怪譚中否有觸及台灣亙久不變的特性。
ii.  試討論阿達的故事與兩岸情勢的關係。
iii.  請考慮賴聲川與李立群兩人的政治立場。

B. 賴聲川的《圓環物語》
1.  這齣戲以台北市南京西路圓環之歷史變遷為象徵,來探討現代台北人錯綜複雜之感情關係;全劇亦諧亦悲,以七段式之連鎖循環關係,配合圓形旋轉舞台,傳達對時代、人生、環境等之理念。
2.  以圓形舞台的舞臺的設計彰顯《圓環物語》的「圓環」的主題。
3.  劇名圓環既是地名,也指人際間的連鎖循環;物語既代表人物和語言,也包含日文裡「故事」的意思,從而引伸出圓環的日本背景。(彭鏡禧,1987)
4.  賴聲川在剛開始構思《圓環物語》的時候並未想到台北南京西路的圓環,而主要想的是一個感情的大圓環,以透露出關於時代,環境的狀況。(賴聲川,1987)
5.  指出由日文改編成中文的歌曲,以點出台灣文化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
6.  以地理性的圓環的變遷呼應劇中角色人生境遇的起落。
7.  社會議題的關心-人際關係的互動、婚姻及家庭關係,還有屢見的墮胎問題。
8.  以圓環作為台灣或台北人共同生活記憶的記錄場所。
9.  毀滅的意像-劇中劇的完結、揮別初戀的結婚、投資人跑路的理容店、關閉的西餐廳。
10.  問題討論
i.  失敗與毀滅是否為整部劇所影射的主題?
ii.  試討論圓環對你個人的意義。
iii.   試討論工作價值與職業道德的轉變。
 

Appendix
Glossary:
Surrealism: A Movement, originating in France in the 1920's, that attempted to express in art, primarily in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the working of the unconscious. Although the term Surrealism was coined by Guillaume Apollinaire, the founder of the movement was the poet Andre Breton, who, in 1924, issued the fist Surrealist manifesto, which explained that a higher reality could be captured by freeing the mind from logic and rational control. Earlier, Breton, influenced by the techniques of Freudian analysis, had been experimenting with automatic writing. The British critic Herbert Read has placed Surrealism in the tradition of Romanticism, a central concept of which has bee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mind.
 
 
 

參考書目
Beckson, Karl and Ganz, Arthur. Literary Terms: A Dictionary. Rpt. Taipei: Bookman
Books, 1990.
Diamond, Elin. "Adrienne Kennedy." Speaking On Stage: Interviews with Contemporary
  American Playwrights. Eds. Philip C. Kolin and Colby H. Kullman. Tuscaloosa:
  U of Alabama P, 1996.
Kennedy, Adrienne. People Who Led to My Plays. New York: Theatre Communication
  Group, 1987.
Oliver, Clinton F and Sills, Stephanie, eds. Contemporary Black Drama:From A Raisin in
  the Sun to No Place to be Somebod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71.
彭鏡禧,"假戲假做跟假戲真做",動像,1987年5月號。《http://www.performanceworkshop.com.tw/html/drama23.html》
賴聲川,"《圓環物語》的物語",1987年2月16日。《http://www.performanceworkshop.com.tw/html/drama11-4.html》
楊萬運,"此"譚"祇台灣有",民生報,1991年4月27日。《http://www.performanceworkshop.com.tw/html/drama23-4.html》
 

 


 

Back to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