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天空》: Students' Response

 

Subject  賴聲川之《紅色的天空》
Posted by  Hosanna
Posted on  Mon Jun 5 12:59:44 2000

賴聲川之《紅色的天空》
  台灣愈來愈邁向老人化的社會。老人已成為我們不可忽視的問題。過去的社會講「養兒防老」,但有股聲音愈來愈強地告訴我們,「養兒妨老」。年輕的一輩,不再視尊養父母為天職,但是繼承父母的財產卻是理所當然。賴聲川的《紅色的天空》談的就是老人面對自己晚景時的內心衝擊與觀念改變和人生末期的規劃。
  老人的生涯規劃是尷尬的,他們不像年輕人有無限的機會可以失敗,他們必須把死亡納入計畫表裡,為生存與社會地位而戰不再是首要之務,平安、平靜無憂的晚年才是他們的目標。如同舞台兩側的倒數計時器,老人院裡的老人在人生倒數計時中,發出他們最後的火花。他們有的活的積極,有的按照老人院的作息隨波逐流、沒有自我。所以,《紅色的天空》也暗示我們注重生命教育,也就是瞭解生命的價值,即使是末期也有其值得奮鬥的目標。如同小丁一般,寫著劇本,雖然沒有出版過,也是令生活有了重心。
  場景的安排以火車站和火車所代表的寓意為發展。當火車前進時,所有的景物都往後退,如同老人院裡的住戶,回顧他們的一生;最後,一切都像後退的景物,除了感覺,什麼也不剩。月台是人生另一站的起點,也是終點。老人院是火車。所以,老人在月台(他們各自的家)上車(老人院),欣賞沿途的風景(他們各自的回憶),然後在目的站下車(死亡)。
  此劇中的年輕人都無法體會老人的內心世界。對他們來說,老年生活遙不可及,老年生活只是一份報告、靈骨塔的前身。只是,報告寫得再好也無法說盡老人的「生命」。二馬的寓言故事說出了此劇的重心:生命要各自體會,慢慢走;走急了,不過是虛度一生。活在當下,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也是老人的。

 

Back to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