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惠 妮

個人簡介: 

1969年生於台灣彰化。先後跟隨作曲家林進祐、潘皇龍、盧炎學習作曲。1992年自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畢業後,隨即進入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作曲組就讀,也開展了個人與其他藝術領域合作的里程碑。1993年且獲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推薦,以觀察員身份出席荷蘭 " International Gaudeamus Music Week "並應邀於音樂週活動中擔任演說,介紹台灣當代作曲發展及部份作品。1995年取得藝術碩士資格,之後任教於台灣神學院教會音樂系、私立華岡藝術學校及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等,並持續地與戲劇等其他藝術工作者合作,個人作品亦曾數次於日本、台灣發表20008月,獲教育部遴選為巴黎國際藝術村駐村人員,赴法創作進修一年,並跟隨國立巴黎高等音樂學院作曲教授Guy Reibel學習。在法期間,仍秉持著多元化發展音樂創作的態度,除個人作品的寫作及發表,也與其他領域藝術家進行合作計畫。20017 月返台。現任教於台灣神學院教會音樂系及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並擔任華岡藝校及蘭陽女中舞蹈班音樂伴奏老師

        

主要演出經歷:

 

2001        於盧昂聖女貞德大教堂及巴黎國際藝術村Salle Michelet發表獨角室內歌劇 "As the Swallow Flies"選粹。

擔任日本舞踏 Ryuzo + Alchemic Sis. "Byôbu"(屏風)之音樂設計及即興,於巴黎日本大使館及 Espace Culturel Bertin Poirée演出。

作品"Les Lueurs au Cours de la Vie"(為薩克斯風、低音提琴、鋼琴)在法國盧昂國立音樂院音樂廳演出。

               

2000        遴獲教育部赴巴黎國際藝術村之音樂創作類獎助。

        於日本山梨縣增穗文化中心發表個人作品"The Passing Blue"(吉他獨奏)。

        參與陶馥蘭如舞人舞蹈劇場《歸返蓋婭,大地的母親》之演出,擔任吟唱部份。

       

               

1999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仲夏夜夢》音樂設計。

        於日本京都府立府民廳"ALTI"發表個人作品"Duet"(為小提琴與低音提琴)等。

       

1998        於日本東京浜離宮朝日廳發表個人作品 "Erránce"(吉他獨奏)。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附設兒童劇團《小王子》音樂設計。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公園1999的一天》聲音環境構成。

        日本京都立府民廳"ALTI"發表個人作品" In the Clear Night, with Wind...."

        (為短笛/長笛、二胡、吉他與大提琴之四重奏)等。

        皇冠劇廣場劇團「密獵者」《行走的人—走向內在天堂》音樂設計。

        第二屆耕莘藝術季:河左岸劇團《聖地傳》音樂設計。

 

1997        獲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於十方樂集呈現音樂劇場作品 "The Golden Sculpture"

 

1996        表演工作坊《情聖正傳》音樂設計暨作曲。

        「槍與玫瑰」二二八紀念晚會—台灣渥克劇團《重金屬秩序》音樂設計。

 

1995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太太學堂》音樂設計。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奧瑞斯提亞》音樂指導。

        皇冠劇廣場劇團「密獵者」《ㄨ⋯!》音樂設計。

 

1994        於國立藝術學院舞蹈廳呈現音樂劇場作品 "Rhapsody on a Windy Night"

 

1993        獲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推薦,以觀察員身份出席荷蘭"International Gaudeamus Music Week "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秋聲賦》音樂設計。

        國立藝術學院「科技藝術展」音樂製作。

 

===============================================================

       

個人作品年表:

 

四度遊戲— 為豎笛與鋼琴 ( 1989 )

大卓的歌—為低音大提琴與鋼琴 ( 1989 )

鋼琴變奏曲 ( 1989 )

音樂會—為一位女低音與無伴奏混聲四部合唱團 ( 1990 )

弦樂四重奏 ( 1990 / 1992 )

風中之舞—為兩位打擊樂演奏者 ( 1990 )

瞬間—鋼琴小品 ( 1991 )

夢之逃逸—八重奏 ( 1991 )

當最年輕者死亡之時—管絃樂曲 ( 1991-1992 )

四首鋼琴小品 ( 1992 )

備忘錄—一個由人聲、中提琴、敲擊樂與錄音帶組成的舞蹈音樂 ( 1992 )

鋼琴小品 (1992-1993 )

驚蟄—為一位打擊樂獨奏者 ( 1993 / 1998 )

在這裡,我們不能相認—為女高音與鋼琴 (1993 )

Rhapsody on a Windy Night—為一位朗誦者與七位演奏者的音樂劇場 ( 1994 )

Fragile.......—木管五重奏1997

The Golden Sculpture 音樂劇場1997

In the clear night, with wind... ( 1998日本22nd Century Club 委託創作)

Erránce吉他獨奏1998日本22nd Century Club 委託創作)

Duet為小提琴與低音提琴1999日本22nd Century Club 委託創作)

The Passing Blue吉他獨奏1999

台灣民謠組曲—吉他二重奏1999

The Sound of Innerness鋼琴獨奏2000

Duet-為兩把吉他(2000台灣吉他學會

Les Lueurs au Cours de la Vie為薩克斯風、低音提琴、鋼琴2000

As the Swallow Flies獨角室內歌劇2001-

 

戲劇配樂: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製作《重組》(1993)

學期製作《秋聲賦》(1993)

畢業製作《葵上》(1994)

學期製作《奧瑞斯提亞》(1995)

學期製作《太太學堂》(1995)

學期製作《公園1999的一天》(1998)

學期製作《仲夏夜夢》(1999)

 

皇冠劇廣場劇團「密獵者」《ㄨ⋯!》(1995)

「槍與玫瑰」二二八紀念晚會—台灣渥克劇團《重金屬秩序》(1996)

表演工作坊《情聖正傳》(1996)

河左岸劇團《劇場演員訓練與身體開發工作課程呈現  Part I (1996)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獨立呈現《行走的人》(1996)

河左岸劇團《迷走地圖番外篇—聖地傳》(1998)

皇冠劇廣場劇團「密獵者」《行走的人—走向內在天堂》(1998)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附設兒童劇團《小王子》(1998)

 

多媒體:

國立藝術學院「科技藝術展」(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