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瑪雅文明
距今約2000年前,瑪雅人建造了金字塔和雄偉的宮殿,並開發出全美洲最完善的文字系統,在數學和天文學的成就更是卓越
。例如:將『零』的概念加入了他們的數字系統,並創建了一個在當時比歐洲所用的更精確的曆法。
瑪雅文明發源於瓜地馬拉的山區,然後拓展至猶加敦半島,墨西哥和貝里斯(Belice)的西南部。直至今日仍沒有人能解釋這些瑪雅文明城市消失的原因。長久以來
,這些以城邦形態各自生活著的瑪雅部落,被認為是愛好和平,不會無事同人起爭端的民族。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他們並不如人們所想,有人認為,不同城邦之間持續的衝突,是導致其毀滅的原因之一。

瑪雅金字塔‧維基百科‧01
Aug 2011‧<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Uxmal_adivino_ground_level.jpg>

(2.)殖民時期
瓜地馬拉的殖民時期始於1523年,肇於佩德羅
- 德
- 阿爾瓦拉多(Pedro
de Alvarado),其也參加了在墨西哥攻克阿茲特克人的戰役。在殖民時代,他樹立了瓜地馬拉都督,其管轄範圍包括西班牙中部和墨西哥的西南部。另一方面,這都督依賴於新西班牙總督轄區,墨西哥。
沿襲對墨西哥的做法,那些來自西班牙的征服者們攻城略地
,並試圖從內部分化部落。但儘管逼迫他們融入主流文化的壓力甚巨,大多數的瑪雅人們仍保持他們的傳統,即使在今天許多人仍然講著自己的語言,更包括其他20多種方言。

佩德羅
-
德
-
阿爾瓦拉多‧維基百科‧01
Aug 20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Pedro_de_Alvarado.JPG>

(3.)獨立
瓜地馬拉於西班牙1821年9月15日宣布獨立,但在其獨立後的百年內,瓜地馬拉,作為一個獨立國家,仍苦於政治上的不穩定
。
隨著其他中美洲國家,瓜地馬拉於1822年至1823年間併入了墨西哥。在這個短暫的時期過去之後,瓜地馬拉成為了中美洲聯邦共和國(Provincias
Unidas de Centroamérica)的一份子
。這個共和國於1838年解散,同時也出現了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大黎加等國家。
在十九世紀
,瓜地馬拉歷經了一連串獨裁者的統治。他們大多垂涎於種植園主的利益及和外國企業貿易。雖然外國公司有助於經濟發展,可促進鐵路,公路和電報線路建設,但是,當地人民並沒有得到經濟利益,那些印第安農民們仍生活在貧困之中。

(4.)近代
隨著獨裁者烏維科(Jorge
Ubico)(於1931至1944年間統治瓜地馬拉)
的下台,瓜地馬拉開始了整整十年的民主變革。
1945年,胡安·
何塞·
阿雷瓦洛(Juan
José Arévalo)當選總統,其為一大學教授,理想主義者。因著工人和農民的支持,他促成了憲法的制定,並讓社會更進步。
1950年
,哈科沃·阿本斯·古斯曼(Jacobo
Arbenz Guzmán)上校經民選成為總統。他雄心勃勃的推動社會和經濟改革,以使瓜地馬拉更現代化
,並於1952年起開始土地改革,將超過
150萬公頃的分給10多萬個農民,此舉造成了許多反對阿本斯的勢力,國內外皆有
。有家美國公司“聯合水果”(United
Fruit)反對,因為該公司在瓜地馬拉境內擁有大片的土地,阿本斯則要求將其讓給農民。同時,有人擔心共產黨員已滲入阿本斯政府,尤其當時正是冷戰時期,由於擔心共產勢力的觸角伸及中美洲,北美政府便表態對抗阿本斯政府。
而阿本斯政府於1954年,由卡洛斯
·卡斯蒂略
·阿馬斯(Carlos
Castillo Armas)上校,在CIA的幫助下,被徹底終結。卡斯蒂略
·阿馬斯成為總統,但在1957年7月被暗殺。從那時起,瓜地馬拉便一直處在長期的不穩定和政治暴力中。
自1980年起的十年內,瓜地馬拉開始了民主化進程,並訂定新的憲法。
1992年,原住民曼殊(Rigoberta
Menchu)因著他對人權方面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獎。

(5.)文化概述
每個村莊透過自己獨特的服飾來維護身分。在瓜地馬拉有超過
500多種,其中服裝和表現符號所蘊涵的秘密,只有自己知道。如果婦女使用磁帶織機編織的瓜地馬拉瑪雅,,顏色和圖案則繼承自他們的祖先。而男人也精於製作豐富多彩的面具,版畫,雕塑,陶瓷,銀,玉石和木材。
在瓜地馬拉有慶祝自己的節日與舞蹈和社會活動
,文化和體育管理的本土文化。

當地原住民著傳統服飾‧維基百科‧01
Aug 2011‧
<File:Chichicastenango-004.jpg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回<中南美洲西語國家歷史地理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