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與目的
 
跨文化溝通:理論與實例
 
文化教學資源
 
語言與跨文化學習動漫平台
 
相關課程
 
相關研究與會議
 
相關連結
 
文化教學資源 西方文明史   |   美洲文化   |   中華文化

美洲文化

美國小說與電影中的大街意象
Main Street in American Fiction and Film                                                      

墨樵 Dr. Joseph Murphy

Toni Morrison: (I) Introduction

I.       Biography of Toni Morrison

A.    Biography 生平

B.     Selected Works精選作品

C.     Awards 獎項

II.       Toni Morrison Society 莫里森協會

III.    Morrison’s Influence 影響與重要性

IV.    Sula (1974) 蘇拉

A.    Introduction簡介

B.     Structure 結構

C.     Characters 角色

D.    Themes 主題

E.     Symbols 象徵

 

Go to Toni Morrison (II)
   
Comments and Study Questions

 

Notes compiled by Daphne Chia, July 2011

Translated by Monica Chang, July 2011

Supervising teacher: Dr. Joseph Murphy

"Toni Morrison." Afrobella. 18 Feb. 2011. Web. 22 July 2011. <http://www.afrobella.com/2011/02/18/toni-morrison/>

 

I. Biography of Toni Morrison

Born Chloe Wofford

Liukkonen, Petri, "Toni Morrison--Originally Chloe Anthony Wofford", Pegasos, 2008
<http://www.kirjasto.sci.fi/tmorris.htm>

 

Toni Morrison

"Toni Morrison." MU Personal Web Pages. Web. 20 July 2011. <http://faculty.millikin.edu/~moconner/
beloved/tonimorrison.html>.

 

 

A.生平

ž   生於美國羅蘭城俄和俄州(Lorain, Ohio)

ž   莫里森的父母是工人階級,她在四個孩子中排行老二

ž   童年的莫里森希望可以成為一名舞者,且她同時喜歡閱讀。她最喜歡的作家包括俄國作家托爾斯泰(Tolstoy)、杜斯妥也夫斯基(Dostoyevsky)、法國作家福拜婁(Gustave Flaubert)、和英國作家珍‧奧斯丁(Jane Austen)

ž   莫里森是個優秀的學生,她於1949年時榮耀畢業於羅蘭高校(Lorain High School)

ž   就讀霍華大學(Howard University)英文系,副修古典學,並在1953年取得學士學位。

ž   她接著在1995年於康乃爾(Cornell)獲得英文碩士學位。

ž   遇見一名牙買加建築師哈洛‧莫里森,並與他於1958年戀愛結婚,她們的第一個孩子哈洛‧福德出生於1961年,他們離婚於1964年。

ž   1960年後期,童妮‧莫里森擔任紐約蘭登出版社的資深編輯。她促使黑人文學進入主流市場;曾編輯過穆罕穆德‧阿里(Muhammand Ali)、安卓‧楊(Andrew Young)、湯尼‧凱德‧班芭拉(Toni Cade Bambara)、安琪拉‧大衛(Angela Davis)、凱‧瓊斯(Gayl Jones)等作家的書籍。

ž   她於1970年出版The Bluest Eye,即使這本書沒有暢銷,它仍獲得批評家的讚賞。

ž   1975年時,她的作品Sula得到National Book Award 提名。

ž   Beloved1987年出版暢銷。於1988年,此書贏得Pulitzer Prize的小說大獎。

ž   1987年起,童妮‧莫里森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人文領域的羅勃‧鉤罕(Robert F. Goheen Professor;譯註:Robert F. Goheen 曾為普林斯頓校長)榮譽教授;一直到她2006年退休為止。

ž   1993年,童妮‧莫里森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她是史上第八位女性得獎者,也是第一位黑人女性得獎者。

B. 代表作 Selected Works

ž   The Bluest Eye (1970)

ž   Sula (1974)
nominated for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ž   Song of Solomon (1977)

ž   Tar Baby (1981)

ž   Beloved (1987)
won  the 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 in 1988

ž   Jazz (1992)

ž   Paradise (1999)

ž   Love (2003)

ž   A Mercy (2008)

C. 重要獲獎記錄 Awards

ž   1977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for Song of Solomon

ž   1977 American Academy and Institute of Arts and Letters Award

ž   1987-88 Robert F. Kennedy Book Award

ž   1988 American Book Award for Beloved

ž   1988 Anisfield-Wolf Book Award in Race Relations for Beloved

ž   1988 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 for Beloved

ž   1989 MLA Commonwealth Award in Literature

ž   1993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ž   1993 Commander of the Arts and Letters, Paris

ž   1994 Condorcet Medal, Paris

ž   1994 Pearl Buck Award

ž   1994 Rhegium Julii Prize for Literature

ž   1996 Jefferson Lecture

ž   1996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s Medal of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American Letters

ž   2000 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

II. Toni Morrison Society 童妮‧莫里森協會

Toni Morrison's 80th Birthday Party

 

February 18, 2011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DC

 

Atkinson, Don. “Toni Morrison's 80th Birthday Party.” The Toni Morrison Society. Web. 18 Feb. 2011. 22 July 2011
<http://www.tonimorrisonsociety.org/gallery_
new.php>

ž   童妮‧莫里森協會創辦於1993528日美國文學總會之年會中,由26名喜好莫里森作品的學者所建立。當時莫里森協會是美國文學總會所創辦的第41個作家協會,也是第4個為非裔美國作家所設立的協會。

ž   莫里森獲得諾貝爾獎後,莫里森協會也逐漸國際化,成員包含600名國際會員。出版《字刊》(Wordwork,)半年通訊、和莫里森年度書目。

 (From The Toni Morrison Society)

 

摘選自莫里森協會在國會圖書館歡慶莫里森80歲大壽  (Toni Morrison Society Hosts 80th Birthday Celebration for Toni Morrison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在2001218日星期五,……大家在麥迪森大廳.舉辦莫里森80歲的生日宴會。NPR電視台「Tell Me More」的主持人蜜雪兒‧馬汀是生日宴的司儀。當晚出席者近200多人,包括協會會員、霍華大學校友、莫里森女士的家人、朋友,以及教育界和藝術界的知名人士」。

 

「該生日宴的特色是:名女高音潔西‧諾曼獻唱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曲集;霍華大學老師與數位與莫里森同為1951年畢業的系友致賀辭,還有兩位莫里森協會的成員(也是霍華大學教師)將莫里森在霍華大學劇團演出的珍貴照片編輯成影片。

 

「此外,歐巴馬總統和夫人致辭給莫里森女士,慶賀她80歲的生日,由蜜雪兒‧馬汀代為朗讀。華盛頓市長文森‧葛雷也同時宣2011218日為稱華盛頓.DC童妮‧莫里森節。」

(From The Toni Morrison Society)

III. Morrison’s Influence 莫里森的影響力

I.         作家

ž   莫里森的書處理敏感議題(例如:非裔受奴役、流離失所的歷史以及非裔女性遭受種族偏見、父權宰制的經驗);為非裔美人之喉舌以及當代社會之評論者。

ž   莫里森幫助非裔美人了解和擁抱自己的非洲和美國的文化遺產。

II.                政治

ž   寫過一篇文章彈劾柯林頓總統。

ž   支持歐巴馬選舉勝過柯林頓。

III. 教育

ž   當她任職蘭登出版社編輯時,將黑人文學引進主流市場:湯尼‧凱德‧班芭拉(Tonu Cade Bambara)、安琪拉‧大衛(Angela Davis)、凱‧瓊斯(Gayl Jones)是顯著的例子.

ž   擔任普林斯敦大學人文領域的「羅勃‧鉤罕(Robert F. Goheen Professor)榮譽教授」(1989-2006)

ž   在耶魯(Yale)、八德大學(Bard College)、羅德大學(Rutgers)等等教導郵政制度。

ž   常受邀去多所大學擔任畢業演講人、獲得許多獎項。

ž   莫里森的小說常被列入高中與大學的閱讀書單,這是一項當代作家少有的殊榮。

ž   拜訪巴黎(Paris)羅威博物館,在2006年,參與第二屆「巨型邀約」活動,關於客坐助理牧師的一系列為期一個月以「外國人之家」為題的藝術活動。受到這場活動的影響,在2008年,莫里森也在普利斯敦(Princeton)舉行類似主題的活動。

IV. Sula (1974)

A.    介紹

ž   時間:1919-1960

ž   背景:巴頓區,瑪德琳鎮,俄和俄州(Bottom, Medallion, Ohio)

ž   敘事觀點:第三人觀點

 

摘要:

「這部豐富以及動人的小說描述兩個女主角的遭遇:兩人在一個俄亥俄州(Ohio)小鎮的一起成長,然後分道揚鑣,發展迥異,產生衝突以至最後和解。

主角之一叫做妮兒‧萊特。她選擇待在她的出生地結婚、成家,成為鞏固黑人社區的支柱。另外一個女主角叫蘇拉‧皮斯,她反抗所有妮兒接受的生活。她逃離大學,在城市載浮載沉。

當蘇拉再次回到自己的家鄉時,她成了一個反叛者、嘲諷者,一個肆無忌憚勾引男人的女人。兩個女人都受到自己的選擇所苦;都必須決定她們是否能夠保留對彼此的感情而不受動搖;兩者的經驗結合起來說明作為一名美國黑人女性為了生存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書背介紹, Plume Penguin edition, 1982)

結構

ž   敘事框架包含兩部分

ž   小說始於序言,序言設於1965年,但整部小說始於1919年,然後順時序發展到1965年為止。

ž   「每一章節皆按年的順序命名。」

ž   「小說首先介紹全書的背景:巴頓區(The Bottom),書中緊接著介紹重要角色,以沙錐克和他的國際自殺日開場。」

ž   第一冊結束在蘇拉在妮兒結婚當天離開巴頓區(The Bottom),而第二冊從蘇拉回到瑪德琳鎮(Medallion)開始。

ž   最後一章設於1965年,雖然妮兒發現蘇拉背叛了她,妮兒終於了解自己和蘇拉的深刻連結。沙錐克也發現蘇拉對他的意義為何。小說到此圓滿結束。

(from BestNotes.com)

 

B.     角色

ž   蘇拉‧皮斯:主要女主角,她影響整個小鎮。

ž   妮兒:在她青少年時期和蘇拉建立了深刻的情誼。妮兒嫁給裘德,但之後被他外遇。

ž   漢娜‧皮斯:蘇拉的母親,死於火災。

ž   伊娃‧皮斯:蘇拉的祖母。

ž   搏一搏一:蘇拉的祖父,他為了其他女人離開伊娃。

ž   海倫那‧萊特:妮兒嚴厲的母親。

ž   沙錐克:從巴頓來的世界第一次大戰的退役軍人。他開始宣傳國際自殺日基於對死亡的恐慌。

ž   其肯‧立特:是蘇拉基於意外溺死於河中的一個小男孩。

 

C.     主題

種族

「時間設於戰後的美國南方,小說囊括各種關於種族歧視和偏見的例子。瑪德琳鎮(Medallion)丘陵和山谷區有著標誌差異的種族分界線,此線區隔人們不同的生活型態和行為標準。妮兒因為母親是混血兒和自己較他人膚色淺而缺乏安全感。當她和母親旅行至紐奧良時,她了解膚色黑白的差異會導致不同的權利關係。種族身分和偏見令黑人感到痛苦,因為他們持續遭白人鄰居抵制他們的工作機會。」

戰爭

「戰爭猶如一位書中角色,它象徵摧毀的媒介。沙錐客和普羅是戰爭的受害者,他們在戰後猶如只剩軀殼。戰爭迫使他們以創傷式的方式面對死亡。沙錐客因為受到戰爭影響,有感於死亡之不可期,進而遵守國際自殺日。同樣地,普羅的戰爭經驗致使他退化至幼年狀態,誤入歧途,開始偷竊、藥物成癮。戰爭同時影響瑪德琳鎮(Medallion)的經濟和工作的來源。」

缺席的父親:

「除了家庭採母權結構,父親在小說中是缺席的。雖然書中有男性角色如男孩(BoyBoy)和裘德,他們最終都放棄自己父親的角色。即使男性角色維力和海倫那持續維持婚姻的關係,因為維力常出海,所以他無法做好妮兒父親的角色。」

母職:

「小說描述母親的壓力和犧牲且給予許多關於母職的例子。海倫那的妓女母親羅秋被視為不適任母職的母親,所以海倫那是由祖母西西莉養大。西西莉強調紀律和嚴厲的家計,導致海倫那以同樣的方式教養妮兒,致使妮兒缺乏想像力且不獨立。海倫那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教養妮兒身上,更成功的操縱妮兒進入傳統婚姻。伊娃,身為一個單親媽媽,犧牲自己為了成就孩子。小說推斷伊娃也許為了確保經濟穩定而犧牲自己的腿。伊娃告訴她女兒自己不喜歡她,這件事影響漢娜和蘇拉的關係。蘇拉為了自己母親宣稱不愛她而感到痛苦,但漢娜其實是愛著蘇拉的。」(節錄自 Gradesaver.com)

 

“canary-yellow dress”

“a plague of robins”

Gardenias

D.    象徵

「鳥常使人聯想到特定的角色,例如羅秋時常穿著 “canary yellow dress” (金絲雀黃的洋裝)且有 “glare of canary”(金絲雀的光芒)(1920.40-3.41)”Plague of robins” (1937.1) (知更鳥之災)到臨瑪德琳鎮(Medallion)之時正是蘇拉到達之前。鳥令人想到逃亡。西西莉和蘇拉在故事中都有逃亡的傾向。而知更鳥令人聯想到春天這個重生與新生的季節。即使蘇拉到臨巴頓區給予當地人痛苦與破壞,讀者知道蘇拉給予巴頓區新的目標,那就是對抗蘇拉。」

「當妮兒遇到羅秋時,她聞到梔子花的香氣。蘇拉有一個形似玫瑰的胎記。 “The Rose Tattoo” (玫瑰刺青)是本書的題詞來源。這些特殊的花朵非常美而香,令人迷醉。羅秋使妮兒迷醉,而蘇拉則使在她周圍很多男人迷醉。這些角色都有一些危險性,她們令遇到她們的人生活混亂。花朵只有短暫的美好,就像是小說呈現的女子們。」

火焰

「在整部小說中火導致漢娜和普羅的死亡。火有很多種意思,其中之一個意思是淨化。當伊娃將普羅浸入煤油中時,普羅認為自己是在接受某種受洗和祝福( “Some kind of baptism, some kind of blessing”)。漢娜死於火災,意味著蘇拉從此可以擺脫她的母親─這個時而冷淡、時而承認自己不愛女兒的母親。」

「在小說中,水時常令人聯想到死亡。對蘇拉而言,水代表其肯‧立特死於溺斃。火也許具備淨化的力量,但水吞沒一個年輕男孩兒的性命。在小說的尾聲,其中一個鎮民因滑入洞穴撞上底部的冰層而過世。」

(節錄自Shmoop.com)

"Canary." Up At Six Aviaries. Web. 24 July 2011. <http://www.upatsix.com>.

Neal, Joe. "Robinville." Washington County Observer. 10 Dec. 2010. Web. 24 July 2011. <http://wcobserver.com/2010/12/robinville-you-will-not-find-it-on-facebook/>.

"Gardenias." Cloverspace.com. Web. 23 July 2011. <http://www.cloverspace.com/blog/>.

 

Go To Toni Morrison (II)


 

Copyright ©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2905-2551   FAX:(02)2905-2174     E-mail:004617@mail.fju.edu.tw     24205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外語大樓LA11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