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Literatures in English; course 2000; Masala

Krishna and Indian Diaspora
克里希納與印度移民
 
 

摘自  《印度界的世界》。西貝兒•夏塔兒著。楊玫寧譯。台北:城邦,民國八十八年。
  provided by Dr. Pin-chia Feng
    Krishna
 
. . . 在《薄伽梵歌》中,克里希納是一位救世神以及創生和管理宇宙的神。當克里希納說他為了拯救他的信徒而入世時,其他的救世主角色便已顯明誤。 
 
有修,正義式微、不義橫行時,我將顯現我自己。為了衛護善人、毀滅惡者,為了建立正義,我在每一世代誕生。(摘自《薄伽梵歌》4.7-8)

在這一段中,克里希納解釋化身(avatara)教義。印度文「avatara」這個字的意思是「降凡、化身」。世界出現問題時,神即化身為人,來到人世間,以重建秩序。因此,克里希納不僅是有修的戰車御者,還是至高無上的神,一個創造、維繫並毀滅宇宙的神。(58)



 
  印度移民
  
印度在現代共有兩波的移民潮;
第一次是發生於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期。在十九世紀間,印度人因渴求工作機會而移居緬甸、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南非、斐濟群島和西印度群島。到了西元一九二O年代,約有二百萬印度人居住在海外,其中多數住在英國殖民地和屬地。大多數的印度移民為勞工,儘管受到歧視、教育設備不足和高死亡率,他們在新的環境中仍能夠蓬勃發展。通常他們住在少數族裔社區中,依照家鄉的傳統習俗過日子。他們建立印度教的寺廟,並且聘請祭司(不一定是婆羅門)來此進行傳統的祭儀;在此進行的儀式包括早先描述的所有民間習俗。
  
中產階級和受過教育的城市新貴為主流的第二波移民潮,在西元一九六O年代波瀾突起並一直持續至今日。這些城市佬移民至美國、英國、加拿大以及新加坡等亞洲經濟中心。他們均為專業人士、醫生、工程師和電腦程式設計師,移民海外尋求經濟,因為印度國內的就業機會不足以讓所有的大學畢業生適才適所。與來自東歐和東南亞的難民移民不同的是,這些中產階級的印度人無一落腳於種族貧民窟。他們移居至郊區,他們的子女就讀於附近的好學校。這類移民通常很快就在他們新遷居的國家中躋身中產階級之列,這是因為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並能講英語。居住在美國的印度人已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移民族群。
在新土地的最初幾年,他們致力為經濟成就打拚,並不擔心宗教生活之便利的缺乏。不過,他們確實感覺到一種文化認同的必要性,因而建立起無數可供印度人聚會的「文化中心」。 在西元一九六O年代,在印度移民社群中,分享印度認同的深切體認超越了所有印度地方性的文化歧異。倘若一個文化中心播映一部孟加拉電影,即使一個人聽不懂孟加拉語也會欣然見到有這樣一個機會,可觀賞與「印度」有關的電影。

隨著移民開始撫養子女,他們更深切感覺到宗教場所的必要。宗教是向他們的下一代傳承文化價值的媒介,而許多印度人關切他們的子女可能會感染西方社會的惡習,甚或被引導改信基督宗教。在印度,宗教教育的重責大任落在祖父母的肩上。祖父母引導年輕的下一代前往當地的祭壇和寺廟祭拜,並告訴他們有關聖人和諸神的故事。但祖父母這一代一般不存在於移民家庭中。更有甚者,住在一個僅有寥寥信徒的國家去認識該宗教,和一個住在宗教已融入生活的每一部分的國家是截然不同的。西方國家沒有慶祝印度教的國定假日,沒有雲遊四方的「苦行者」,也沒有四處遊歷的說書者訴說、傳誦偉大的印度教史詩。因此,為人父母者必須想出如何向他們的孩子解釋印度教傳統,然而他們當中大多數人從未實際想過,如何為在不同文化環境長大的下一代界定這傳統。

寺廟成為保存傳統的重鎮。但即使印度移民社區開始為建廟募款,他們也同時做許多的改變,以適應新的生活環境。最初的寺廟改建自現有的建築物,通常是教堂。之後,印度社區募集到足夠的捐款,才陸續興建傳統型態的印度境內寺廟。這些寺廟有許多部分地模仿贊助它們興建的印度境內寺廟,但它們卻不帶有特別的地方性色彩。為了迎合不同的印度教移民族群的需要,寺廟中供奉著許多不同的神,而不是一尊主神和祂的侍從。因此,經常可看見濕婆和毘師孥並列,旁邊圍繞著許多女神和地方神祇。(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