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計畫
(Fall/1999  ~  Spring 2001)
結案報告
I. 第二年工作重點

II. 兩年工作檢討與展望1, 2

編號 課程名稱
教師
3
閱讀教法(Teaching Reading)
英文輔系英文閱讀 (Readings for Modern English)
 林芍音
關鍵字:rhetorics,modes, patterns
I.第二年工作重點:
 
A. 資料庫建構:名家散文導讀

自89年6月開始,建構以文體分類的「名家散文導讀」網站。

首頁設計上,以淡雅清新為訴求,因此網站名稱設計為一個火紅的太陽,藍天白雲裡是整個網站的共同連結(如討論板、相關網站、參考工具箱等等),一株大樹下的花與草,是引導使用者進入各個文體的連結。由於首頁設計相當成功,學生非常喜愛我們的網站,也認為連結設計得很體貼,清楚且易操作。

此網站選擇介紹的文體共有9個:敘述、描寫、分類、解釋說明、定義、比較分析、因果分析、論說、類比。第一年暑假至第二年期末,除了類比文體尚未建構任何散文網頁外,其餘的文體,都各建構了三到四篇散文網頁,每篇散文並提供作者背景介紹、與作者或文章相關的連結、線上練習、閱讀錄音檔、單字解釋、寫作技巧註解等等。

線上練習部分,在每篇散文的寫作技巧註解網頁上,我們設計與寫作技巧或作者寫作動機相關的題目,每個題目設計成一個線上討論板(有分班別的功能),邀請學生張貼他們的討論。此外,為了幫助學生複習單字,我們設計了線上互動式字謎遊戲,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內容及架構,我們製作文章大綱或概念圖,並將之設計成線上互動式拼圖遊戲。
 
B. 教學:
設計好的網站教材,實際上用在兩門不同的課程中。

『閱讀教法』為一個學期的課程,以英文系大三以上的學生為對象,授課目的在教導學生各種英文閱讀教法。教材除了使用「名家散文導讀」網站,並使用Christine Nuttall著述的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一書。期中及期末,則徵得多位教授英文閱讀課程的教師的同意,讓修習『閱讀教法』的學生可以隨班實習觀摩閱讀教法。

『英文輔系英文閱讀』顧名思義,是一門英文輔系府系學生必修的學年課程,授課對象是英文輔系二年級的學生。由於學生非英文系主修,英文散文對他們而言,是非常陌生的,可以說是他們接觸文學的開始。針對這群學生,我們主要以「名家散文導讀」網站為教材,並要求學生進行閱讀計畫,以作為量讀訓練。

現就各種教學活動說明本計畫如何以多元智慧進行教學:

  1. 聽覺與視覺刺激:除了網站上提供與文章相關的圖片和聲音,幫助學生發揮想像力,在課堂上,我們利用影片、圖表、植物激發學生的視覺能力。例如,在教導學生描述的竅要時,我們利用Forest Gump 一片中的某個片段,這個片段中,男主角對女主角描繪他在慢跑歲月中的所見所聞;我們將這個片段製作成一個錄音帶及一個沒有聲音的錄影帶,學生則分成兩組,一組學生只聆聽錄影帶,另一組則只觀賞無聲的影片,之後,將兩組學生兩兩配對,彼此運用想像力,合作描繪出合成的影片景象應該如何呈現。另一個例子,則是在教授 "The Discus Thrower" 一文時,為了幫助學生了解作者對被截肢病人的比喻,個人帶了一盆枝葉茂盛的盆景到教室,然後在學生一片讚賞盆景之美聲中,拿起剪刀剪掉翠綠的枝葉,僅留光禿的枝幹,學生的讚美聲頓時變成驚訝的呼聲;問學生為何驚呼,學生一致回答,不懂老師為何將美麗的盆景剪成醜陋的枝幹,此時個人再引導學生審視作者使用此暗喻的目的,學生因此對於這個晦澀難懂的暗喻能有深刻的體會。

  2.  
  3. 嗅覺刺激:針對不同的文章,我們提供不同的嗅覺刺激。例如,在教授 "The Odors of Homecoming" 一文時,個人帶了一束野薑花至教室,在學生傳遞野薑花的同時,詢問學生對野薑花的感覺和想像,多數的學生對於野薑花都有憶兒時的情感,個人再根據學生的這種緬懷感,引導學生想像,漂泊海外多年後重返家園,再次聞到野薑花那一剎那應有的感觸,學生們的答案多半是:「興奮」、「雀躍」、「回家真好」、「這才是家的味道」;另有一兩位學生答案是「傷感」、「傷逝」。接著個人引導學生反思對野薑花的回應,比照作者返家後被各種味道所刺激出來的複雜情感,學生因此比較能欣賞該篇散文,而不再不以為然地說:「作者根本是無病呻吟!」

  4.  
  5. 肢體與空間的運用: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某些散文中透露出的戲劇式幽默,個人設計了一些要求學生利用肢體和空間作角色扮演。例如,在教授 "The Plot Against People" 時,學生分組選取一至二種作者提到的無生物物件,然後運用肢體語言扮演這些無生物,表現作者所描述的無生物物體如何利用三種方法設計人類;學生有的扮演冷氣機如何「拒絕」持續運轉,有的則扮演一串鑰匙如何「偷偷爬上二樓躲藏」等等。學生透過肢體語言和空間的利用,將想像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也對作者的反諷幽默留下深刻的印象。

  6.  
  7. 勞作與美術:也許讀者非常疑惑,英文閱讀課和美勞有什麼樣的關係?個人認為,許多文章的賞析,可以透過繪畫或剪貼呈現。例如,在教授 "The Odors of Homecoming"及"A Fable for Tomorrow"時,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文中空間及景物的轉換,個人帶了許多色筆及圖畫紙分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分組討論,畫出文中空間及景物的變化,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深入地研究這些變化,進而理解空間及景物轉換上也透露了情感上的變化,這些微妙的相生相應的變化,也就不必再透過語言的解釋,能夠清楚地傳遞給學生。

  8.  
  9. 語言的刺激:多元智慧教學中,不可忽略的仍舊是語言的刺激,我們訓練學生對於作者遣詞用句能有敏銳的反應,因此設計了許多引導學生賞析修辭技巧的註解和問題,並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將學到的佳句或詞彙運用在不同的情境(context)中,幫助學生了解語彙是活的,不同的運用方式,會達成不同的效果和目的。此外,也利用線上的字謎遊戲,作成只有橫排答案或直排答案兩種版本,再將學生兩兩配對,每一對的兩人各拿一種版本,接著彼此運用相似詞或相關語,幫助對方想出單字的答案和拼法;這個 information gap 的活動甚受學生喜愛,因為它幫助學生開發語言運用的潛能。
C. 研討會報告:
在三月三日中央大學舉行的多元智慧教學研討會中,個人報告的重點放在網路如何輔助英文閱讀教學,除了介紹閱讀網站的設計理念及技巧外,並介紹相關的網路教學活動,例如學生分組分析同儕討論板上所張貼的討論之深度與適當性、量讀訓練如何以展覽會的型式呈現訓練成果等等。

II.兩年工作檢討與展望:

  1. 檢討:這部分僅提供學生的教學評量作為參考。由於『閱讀教法』為89年度上學期開設的課程,學生評量方面為期初及其中評量,期末評量則採用『英文輔系英文閱讀』於90年6月初所做的期末評量。

  2.  
  3. 展望:由於名家散文導讀只是多元智慧教學計劃中的一環,透過多次整個計畫參與者的討論與分享,個人除了和其他教師們共同領悟到,我們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已經或多或少地運用著多元智慧而不自知;參與這項計畫的優點,在於能幫助我們更有系統且具備理論根據地,整理並發展更具特色的多元智慧教學法。此外,經過多次的辯論後,我們認為以網路輔助教學,毋寧為提供學生開發不同智慧的另一種選擇,非常值得加以研究及發展。此外,由於本校在網路教學上起步較晚,因此在技術支援方面或有缺憾,教師在授課及設計教材之餘,仍得花費心神研究各種軟體,克服理想與實際上的差距,在網站輔助教材的呈現上也就不及預想的完美。期待來日本校多媒體網路中心成立後,我們想要製作的多種互動式教材,能夠如夢想中一般,全面地誘導開發學生各種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