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計畫
(Fall/1999  ~  Spring 2001)
結案報告

I. 第二年工作摘要

II. 未來工作

III. 參考資料




編號 課程名稱
教師
4
英語教學法
易青青
一、工作摘要

今年是「多元智慧教學」計劃的第二年。依原計劃,第一年工作重點在資料集及課程設計;第二年則重在實際教學。然而,由於筆者於八十九學年度幸獲休假研究一年,不得已將實際教學工作延至第三年方實行,亦即九十學年度。

今年的工作,除擴增及修改第一年建立的「教學方法」資料庫之分類,(網址︰http://www.eng.fju.edu.tw/con&com_databank/tesol/methodology/methodology.htm
由於閱讀相關資料日多,為更能配合本計劃之目的,並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在課程設計上做了大幅度修改。最後,也最重要的是,為了使此資料庫更具利用價值,除原有的「書目」外,今年增加了以中文加註的書目,期使本地有志從事英語教學或相關研究的教師、學生或研究者,在決定是否應進一步取得一筆資料前,能做更明智之抉擇,從事更有意義的工作。

二、 細部進度

(一)書目(Bibliography)

背景知識 (Background Knowledge)
在此部份,由於資料累積與日俱增,除新增「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外,並將原來的 ”Linguistics”、”Sociolinguistics”及 “Psycholinguistics”三類,改成”Linguistics/Applied Linguistics”、”Sociolinguisitcs/Applied Sociolinguistics”及”Psycholinguistics/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 如此一來,最後一類的”Others”方能縮減至有利用的價值 (見附件一)。

教學法(Methodology)
在「教學法」方面,首要工作就是修改在第一年中,始終難於滿意的分類工作。儘管Jack C. Richards和Theodore Rogers在他們合寫的”Method: Approach, Design, Procedure” (1982)及”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1986)裡,說明”Approaches”和”Methods”之差異,並進一步建議採用”approach, design, procedure”來分類,一來誠如兩位專家在建言前所述,在教學領域中,”approach”和”method”常被混用,使得用”approaches”來涵蓋各種沿用已久的”methods”,不僅會造成使用者之不便和困惑,更會使每一縮減後的類別,單筆數量倍增,大幅降低其使用價值。同理,若僅分”approach, design, procedure”三類,龐大的資料,完全失去了利用價值。

值是之故,經再三思量,在本資料庫的”Methodology”雖分成三類:”Approaches/Methods”, ”Techniques"及”Strategies”, 每一類下卻細分多個項目。基本上,”Approaches/Methods”在此既包括Richards和Rogers所指之廣義的教學方向、原理、原則,例如”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亦包含傳統分類中列有細節的教學法,例如Silent Way,只要該教學法不是特指教授語言中的某一單項,如聽、說、讀、寫等。又由於不少書述及多種教學法,如Larsen-Freeman (2000)的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Stevick (1980)之Teaching Languages: A Way and Ways以及上述的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Richards & Rogers 1986),加之,其中幾乎所有述及之教學法已有細類編目,故不適合歸屬”Others”一類,只好在”Approaches/Methods”下,增加”Multiple Approaches”一項。此外,由於不少教學法,如”Direct Method”、”Audio-Lingual Approach”及”Suggestopedia Approach”等近來少有人研究,很難提供使用者在國內可取得的相關論文、專書,以致在第一年這些項目下不是只有一、兩筆就是從缺。今年在棄而不捨下,雖然藉由網路服務之助,在有些項目上,如”Silent Way,”尋獲不少筆,有些仍不多,只好提供某些書的篇章以利使用 (見附件二)。

第二類”Techniques”在本書中指的是針對「聽」、「說」、「讀」、「寫」、「字彙」、「文法」等某特定語言方面之教學技巧。今年增加的是近一、兩年出版的論文、書籍等 (見附件三)。

第三類”Strategies”則泛指一般用來暖身、引介、或教授某個特定單元,如假設語態、母音/e/或節目等之教學策略。今年更動的有兩大類。原來的”Films”改成'Audio-visual Materials"; 原來的"Games" 及"Role Plays"合併成”Games/Role Plays/Dramas”, 因為不少資料同時述及這些策略。這些改變當然是由於新增的資料促成 (見附件四)。

教師專用教材(Teacher Resources)
中小學教材(Primary / Second Course Books and Other Materials)
這兩項,基本上除增加些許資料外,沒有太多的更動,因為今年的工作重點在教學法及課程設計上。前者指專為教師提供可直接用於課室的材料,包括許多作者同意可茲影印的教材。後者則指為中、小學生本身使用的教材。

師資培訓材料(Teacher Trainers’ Materials)
在原來的網頁,這部分的大標題是「師資受訓者」(Teacher 
Trainees)及「師資培訓者」(Teacher Trainers)。因思及前述所有資料,提供的主要對象,皆為師資受訓者,為避免重複分類和引起使用者之疑惑,決定此類只保留特為負責師資受訓教師提供的資料 (見附件五)。

網站連結(Relevant Links)
此次在這方面的工作重點有三。第一、將去年只有網址,缺少引介標題的部分,盡量補全。第二、由於相關的databases不多,又多可併入其他類別,故刪掉此類。另外,卻又增加了”Tool Sources”的類別,以容納許多有用的工具系列網站。第三、去掉某些已不活躍之網站;同時增加不少有用的網站 (見附件六)。
 

(二)加註書目(Annotated Bibliography)
 加註書目的工作由於非常耗時,因此根據下述原則,選取加註資料:

1. 年代雖久遠,重要性至今依舊,並在國內可取得的資料,例如Brumfit和Johnson於1979合編的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Stevick於1980出版的Teaching Languages: A Way and Ways,及Stern於1983出版的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2. 修習此門課學生應參考的資料,例如不少特別述及中國學生的特性,或採用溝通式教學教授中國學生利弊的論文。

3. 重要、答辯性的論文,以誘發學生辨證性的思考,例如Swan (1985)挑戰Widdowson對溝通式教學法的見解,以及Field (2000)和Ridgway (2000)就聽力策略教授與否的針鋒相對。

4. 學生可直接依循或採用在試教或未來在課室中的教材,例如不少有關strategies, activities或tips類的書。

5. 其他凡類似的資料,已近幾年的為主。

既然選取的資料量不大,約百筆左右,原先在「書目」中採用的細項分類即無延用之必要。因此,在「加註書目」裡,採用的是前述Richards和Rogers (1982, 1986)推薦的分類:”Approach, Design, Procedure”,僅另外加上完全沒有細分的「背景知識」(Background Knowledge)類和其它類(Others)。此外,為顧及學生的程度,每筆資料前加註難易符號 (見附件七)。

(三) 課程設計
再好的教學法,若老師無意願、無能力採用,亦屬惘然。根據
Ross(1991)及Bouas(1992)之研究,希望教師有意願、有能力採用某法的根本解決之道就是負責師資培訓的教師自己首先採用此法,讓學生親身體驗該法的效益,再給予練習的機會。師資培訓相關課程最忌諱的是教師教的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因此,本課程之設計以呈現下列的特色為主軸:

1. 多元智慧(Multiple Intelligence)
為了使學生充分瞭解自己智慧的多元及善用自己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短處,在課程中設計了:
  學習模式分析  利用Reid (1995)及Rose (1998)所提供或引用
的問卷及說明,使學生對自己原有或尚待開發的學習模式有所認知。
  學習模式選擇  參考Kress (2000),Stern (2000),及Sun (2000)的研究,學生在此課程中,可依自己擅長的學習模式選擇
1). 觀察、閱讀或聽取教學相關活動或資料;
2). 寫作、錄音或錄影方式紀錄所學的重點和心得;
3). 在示範和迷你教學活動中呈現與自己學習模式相近的教學
法。此外,在第二次的迷你教學活動中,他們也得設法克服自己的弱點,呈現與自己擅長的學習模式有所出入的教學法,例如一位靜態教師學習者,可試著呈現TPR教學法,而一位不擅長自音樂中學習者,則可試用Suggestopedia Approach (見附件八)。

2.反省練習(Reflective Practice)
  根據專家,如Farrell (1999),Kullman (1998),Nunan and
Lamb (1996)及Liou (2000)等的研究與建議,若欲增加學習動機、興趣和效果,特別是協助學習者掌握自己的學習,不斷改進、改變,成為終身的學習者,反省練習是教學中,尤其是師範教育或職前訓練裡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因此,貫穿整個教學課程軸心的,即是參考Johnson (1996),King (1999),Sun (2000)及Wilcox and Tomei (1999)設計的”portfolio”活動。此活動主要分成四部分:
•記錄外來對象  學生要針對自己選擇學習的外來對象,就令其印象深刻的部分,一星期至少一次,以自己選擇的模式,記錄在A4大小檔案夾的左邊 (見附件九)。
•回應外來對象  針對檔案夾左邊的紀錄,將個人心得、評語、
建言等記錄在右邊。
•記錄室內教學  就自己本身及同儕在「教學法示範」與「迷你教學」活動中,所觀察或呈現的特點,在檔案夾左邊記錄下來。
•回應室內教學  針對上述的記錄,將個人的心得、評語、建議記錄於右邊。

3.學習者自治(Learner Autonomy)
根據這分面的研究(Pickinson 1995;Ho & Crookall 1995;D. Little 1995;W. Little 1999;Nunan & Lamb),學習者應在各層面給予選擇、參予和決定權,以期學習者能對學習自我負責,提高學習動機,增加學習效果,成為真正積極、主動的學習者。為達此目標,修習本課的學生將授與選擇:
•教室內、外學習對象
•學習模式
•合作對象
•記錄、示範、練習及上網張貼的時間。
    此外,尚授予學生自我評量及評量同儕的權利 (見附件九)。

4.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
計劃參與者根據自身多年在「合作學習」上之研究和具體應用經驗(見1995, 1997a, 1997b, 1998, 1999, 2000a, 2000b, 2001),深信「合作學習」不僅能解決大班教學問題,顧及個人差異,提供自然語言學習環境,減少學習焦慮,協助學習者跳出自我中心,增加看事角度,更重要的是,將未來外在真實工作環境,真正帶入教室,培養學生面對新世紀一個重要的精神和技巧-團隊精神及合作技巧。以下即是針對此一目標所設計的活動:
線上自畫像  加深學生對彼此的認識,以期在選擇合作對象時,能做明智的抉擇,並加強彼此的關係。為了使每位同學都能看到其他同學的自畫像,筆者選擇了利用Moulton及Homes (2000)有創意、又簡單、活潑的詩文模式,以筆者自己的畫像為例,加上詩文的型式,透過網路,張貼於網頁上。此外,若設備、時間許可,希望每篇詩文,能配上每位作者由數位相機拍出的相片 (見附件十)。
線上小組畫像  為加強小組認同感,並增加各組間之認識,每一組除了得在網頁上張貼描繪小組的詩文,且在詩文中得寫出具有代表性的「組名」。此外,各小組尚需設計小組的「組徽」與詩文並呈 (見附件十)。
線上小組計劃  為協助小組順利完成工作,每一組需設定「小
組目標」及「小組規章」。又為了提供各小組間相互學習,相
互協助的機會,每個小組都需依網上「小組工作計劃」表及「小組規則」所指定的事項,張貼資料 (見附件十)。
小組示範教學  由學生自選組員,每3, 4人一組(視學生人數
多寡而定),選擇擬示範的教學法,合作設計、排練和呈現。
線上討論  為培養學生獨立、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將利用網上討論區的功能,讓學生發表個人想要討論的教學法之意見,並且回應其他同學的看法。
觀摩小組  每次小組示範教學或個人迷你教學時,現場有部分同學扮演學生,有部分組成若干觀摩小組,使每位參與者,每次專注一件事,每人輪流專注不同的事,彼此分享、討論。
小組討論  由教師設法每次在課堂上,臨時隨機組成,儘量使每次的組合有所不同,以提供學生學習與多種不同的人合作之機會 (見Yi 2000)。討論的主題涵蓋教課書上的論題,線上學生的回應,教學練習所呈現的問題。
小組評量  每個小組成員,依事先設計好的評量表 (見yi 2000),評量他組表現,再將每位成員的給分加起來平均,即
成為每組給予其他小組的分數。然後,將所有其他小組給予一組的分數相加後平均,即是該組的團體分數。

在擬定課程之前,自然先設定課程目標及課程需求。最後在網頁上列明評量標準 (見附件十一),以提供學生視需要,隨時上網查詢的機會,也給予筆者自己不時檢討、反省的機會,以期預設的目標,得以圓滿達成。

三、未來工作 
(一) 教學評量
     利用計劃中已設計好的問卷及與學生非正式面談的方式,以瞭解此
課程設計之利弊。

(二) 教學研究
     若課程程進行順利,成效頗佳,希望能進一步作深入研究,並以研究結果為基準,進一步改善課程設計,且與他人分享研究成果,以激起更多教師對這門課之研究與改進,或許方能真正從根本改善國內之英語文教育。

(三) 錄影帶攝製
     若學生在教學法示範活動或迷你教學活動中表現極佳,值得錄製,當可彌補目前這方面極為欠缺的影帶問題,並且或許能滿足本地教師之需要。只是,依筆者於1995年由教育部資助錄製的經驗,此項工程所費金錢、時間、人力皆甚鉅。除非一切準備妥當,否則錄製成品不佳,徒增浪費而已。

(四) 實地教學觀摩與教學實習
     在第一年的計劃,本擬設計此一部份,但真正排課表時,發現開課對象幾乎完全沒有教學經驗,對教學理論更是陌生。因此一星期兩小時,為期一年的課程,根本無法兼顧課室內、外的活動。如果期待這種課程達到真正成效,勢必至少連續開課兩年。於第二年將重心放置在實地教學觀摩和教學實習上。
 

三、 結論
在計劃進行的兩年中,很欣慰地在網站上,提供了大量的教學相關「書目」
及頗具利用價值的「加註書目」。希望這些書目能同時為有經驗及缺經驗的教師、研究者,在進修或研究的路上,帶來便捷。

此外,根據筆者深信的四項教學原則:開發多元智慧、加強反省練習、培養學習自治、促進合作學習,筆者利用網路服務,設計了一個涵蓋這四項原則的師資培訓課程。其整體成效目前雖無法估計,設計的許多活動,當能為英語教學有所貢獻。
 

參考資料:

  • Bouas, M. J.  1992.  Preservice Teachers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ir Attitudes toward, Experiences with and Knowledge about This Teaching-Learning Strategy.  Doctoral dissertation,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 Brumfit, C. J. & K. Johnson (Eds.).  1979.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Dickinson, L.  1995.  Autonomy and motiv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System 23/2: 165-174. 
  • Farrell, T. S. C.  1999.  Reflective practice in an EFL development group.  System 27: 157-172. 
  • Field, J.  2000.  ‘Not waving but drowning’: A reply to Tony Ridgway.  ELT Journal 54/2:187-195. 
  • Ho, J. & D. Crookall.  1995.  Breaking with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Learner autonomy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System 23/2: 235-243. 
  • Johnson, K. E.  1996.  Portfolio assessment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TESOL Journal (Winter): 11-14. 
  • King, N.  1999.  Current events portfolios.  TESOL Journal (Winter) 8/4: 35-36. 
  • Kress, G.  2000.  Multimodality: Challenges to thinking about language.  TESOL Quarterly 34/2: 337-340. 
  • Kullman, J.  1998.  Mentor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flective practice: Concepts and context.  System 26: 471-484. 
  • Liou, H. C.  2000.  Reflective practice in English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lish Teaching, 470-480. 
  • Little, D.  1995.  Learning as dialogue: The dependence of learner autonomy on teacher autonomy.  System 32: 175-181. 
  • Little, W. 1999.  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  Applied Linguistics 20/1: 71-94. 
  • Larsen-Freeman, D.  2000.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oulton, M. C. & V. L. Holmes.  2000.  Writing poetry: Using pattern poems for language acquistion.  Workshop given at the 34th IATEFL Conference in Dublin, Ireland. 
  • Nunan, D. & C. Lamb.  1996.  The Self-directed Teacher: Manag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eid, J. M.  1995.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 Richards, J. C. & T. S. Rodgers.  1982.  Method: Approach, design, procedure.  TESOL Quarterly 16: 153-168. 
  • --------.  1986.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idgway, T.  2000.  Listening Strategies—I beg your pardon.  ELT Journal 54/2: 179-185. 
  • Rose, C. & M. J. Nicholl.  1998.  Accelerated Lear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Six-step Plan to Unlock Your Master Mind.  N. Y.: Dell Publishing. 
  • Ross, P. O.  1991.  Individual Concerns and Roadblocks Which Shape the Responses of Teachers as They Are Introduced to and Attempt to Use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Iowa. 
  • Stein, P.  2000.  Rethinking resources: Multimodal pedagogies in the ESL Classroom.  TESOL Quarterly 34/2: 333-336. 
  • Stern, H. H.  1983.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evick, E. W.  1980.  Teaching Languages: A Way and Ways.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 Sun, Y. C.  2000.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multimedia English course design and portfolio assessment: A view from inside.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eenth Conference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 Swan, M.  1985a.  A critical look at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1).  ELT Journal 39/1: 3-12. 
  • --------.  1985a.  A critical look at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2).  ELT Journal 39/2: 77-87. 
  • Wilcox, B. L. & L. A. Tomei.  1999.  Assessing teacher performance with a portfolio rubic.  Education Leadership (October) 22/2: 235-243. 
  • Yi, Ching-Ching.  1997a.  "Collaborative Strategy Approach towards Writing Instr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1st IATEFL Conference, Brighton, U.K., April 2-5, 1997. 
  • --------  1997b.  Successful cooperation in EFL teaching: A classroom study in writing.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th Conference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253-271. 
  • --------  1998.  A strategic process approach towards writing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contex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lish Teaching: 941-952. 
  • --------  1999.  Art of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Workshop given at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lish Teaching. 
  • --------  2000a.  Toward a multiple peer-and-teacher response mod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4th IATEFL Annual Conference in Dublin, Ireland. 
  • --------  2000b.  Attacking group-work proble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lish Teaching. 
  • --------  2001.  Practical ways to maximize the efficac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Paper to be published in 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 
  • 易青青 (Yi, C. C.)  1995.〈架構上的繆思〉. 《英語教學》,19:4 (no.76),  頁13-25. 
  • -------  1998b. 〈走向主動:中學老師的「英語寫作工作坊」〉.  《英語教學》 
  •  23:2, 頁85-92.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附件六



 

附件七
(1)

 
 

Background


 

附件七
(2)

Design


 
 

Procedure





 

附件八
 


 

附件九
 
 


 


 
 

附件十


 


 

附件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