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地理位置隸屬中美洲,不過在政治及歷史層面上來說,巴拿馬大多時候是和南美洲有所聯繫。
自哥倫比亞於
1821年從西班牙獨立後,巴拿馬就成為該國的其中一個省
。 1903年,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
福(Theodore
Roosevelt),由於其未獲得哥倫比亞對興建跨洋運河的許可,於是他便進而促成巴拿馬地區以巴拿馬共和國的名義獨立
。這個國家大約有
25萬居民。
據羅斯福總統所言,他對自己操作感到相當驕傲,是有獨立操縱哥倫比亞省本,但現有的條約,其中美國承認的主權哥倫比亞在巴拿馬。
根據1903年11月18日和美國簽定的「海-布諾-瓦里拉條約」(Hay-Bunau
- Varilla),美國以1千萬美元的代價,從1904年2月23日起對寬16.1公里的運河區取得了永久租借權。
運河於
1914年開通
,從那時起便一直是巴拿馬主要的收入來源。在該世紀的其餘年間,巴拿馬政府一直由幾個富有的家族所控制著,但是,儘管如此,在這些家族的成員中,仍有像阿努爾福·阿里亞斯(Arnulfo
Arias)一樣,敢於挑戰美國影響力的人存在。
阿里亞斯的反叛,很具個人主義風采,他於1940年就任總統,但隔年即被罷黜。
1949年,他再次當選總統,但又再次被推翻。他於1968年再次參加全國大選,並盡快完成審查,他的支持者宣布他的勝利,但在十天的憲法政府後,軍政府上台並得到了來自華盛頓的支持。
多年以後,奧馬爾托里霍斯(Omar
Torrijos)將軍,一個民粹主義者的強人掌權。他的政府起草了一份新憲法,並於
1978年生效,在那年的總統選舉中,阿里斯蒂德羅佑(Arístides
Royo)當選,但之後仍有許多托里霍斯黨的人影響政府運作,一直到意奧馬爾托里霍斯(Omar
Torrijos)於1981死於空難 後才停止。

回<中南美洲西語國家歷史地理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