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教學
[English
Version]
[首頁]
|
學/經歷
學歷:
1993 |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 |
1986 |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 |
1982 |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 |
經歷:
1993 |
輔仁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
1988-92 |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英文系寫作課程講師及助教 |
1987-88 |
東吳大學英文系講師 |
1986-88 |
輔仁大學英文系講師 |
地址:
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台北縣242新莊市中正路510號 電話:(公)2905-3676 Office: SF124 Email:
kate@mail.fju.edu.tw
|
專長:
[回頁首]
研究:
[回頁首]
榮譽與獎勵:
一、國科會研究計劃補助
-
2005/8~2006/7. 混雜空間與其外:加拿大與台北當代電影與文學的移民與情愛(III-II)國科會 NT$360,000元
-
2003/8-2004/7. 台灣地區英美文學研究資料庫之整合-英文文學與專題研究資料庫(III-III)國科會(NSC 90-2418-H-030-001-BD)NT$
259,200
-
2003/8-2004/7. 混雜空間與其外:溫哥華與台北當代電影與文學的移民與情愛(I)。主持人。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2-2411-H-030-007)。NT399,700元
-
2002/9-2003/8. 台灣地區英美文學研究資料庫之整合-英文文學與專題研究資料庫(III-II)。子計畫主持人。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90-2418-H-030-001-BD)。NT$ 259,200元
-
2001//8-2002/7. 後現代都市與離散主體:多倫多、溫哥華、台北的小說、電影中的空間想像(3/3)。主持人。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90-2411-H-030-021)。NT$359,600元
-
2001/9-2002/8. 台灣地區英美文學研究資料庫之整合-英文文學與專題研究資料庫(III-I)。子計畫主持人。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90-2418-H-030-001-BD)。NT$235,400元
-
1999/8 - 2000/7.
「後現代都市與離散主體:多倫多、溫哥華、台北的小說、電影中的空間想像(1/3)」。
主持人。 國科會補助。
-
1997-1998「新英國文學:跨越疆界-加拿大後殖民小說」(3):後現代/後殖民的歷史-地圖」.
-
1996-1997 「加拿大後殖民小說(2):加拿大與加勒比海的雙向移民」
-
1995-96 「加拿大後殖民小說(1):東亞裔加拿大作家」
-
1994-95
「英美後現代小說中國家主體與大眾文化之互動」
二、國科會、教育部教學研究計畫
-
2005/7- 教育部教學卓越計劃︰遠距教學研發、卓越英語自學中心、學生菁英課程、教師培訓.工作要項主持人.
-
2006/7-2006/10. 匯文網「英文文學與文化教學資料」(LCTD)建置計畫(3/3).
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 NT $76,000元.
-
2005/7 - 2006/6. 匯文網「英文文學與文化教學資料」(LCTD)建置計畫(2/3).
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 NT $230,000元.
-
2004/11- 2005/6. 匯文網「英文文學與文化教學資料」(LCTD)建置計畫(1/3).
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 NT $154,000元.
-
2002/9-2006/8. 提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卓越大學英文網改進計畫。分項計畫共同主持人。教育部︰NT
$425,000元 輔仁大學研究發展處配合款︰NT$100,000元(每年).
-
2002/9-2003/6. 教育部提升大學競爭力重點發展計畫:分項計畫之輔仁大學「非同步遠距教學發展計畫」-文學與文化組:文學課群:當代加拿大文學與電影。課群召集人及分項計畫主持人。教育部。NT$43,000元
-
2002/10-2003/6. 高中高職英語教師進修網站。子計畫主持人。教育部。NT$1,000,000元
-
2001/1-2001/12. 英文系文學課程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計畫:世界英文文學。主持人。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整合型課程改進計畫。NT
$ 550,000元。
-
2001/9-2002/6. 教育部非同步遠距教學計畫-大專院校非同步(網路)遠距教學課程:文學批評。主持人。教育部。NT
$170,000元
-
2001/1-2001/12. 英文系文學課程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計畫。協同研究員。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整合型課程改進計畫。NT
$ 550,000元
-
2000/9-2001/6. 多元智慧英語教學課程(第二年)。主持人。教育部顧問室八十九年度「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NT$450,000元。
-
1999/9 - 2000/6.
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
多元智慧英語教學課程. 主持人。
-
1998-1999 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
英文系語言與文學網路課程:進階與多媒體網路教學
-
1997-1998 主持人·
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 英文系基本語言與文學網路課程 309,000元整
三、其他計畫
-
2002/12-200/4. 加拿大研究學會網站。主持人。加拿大在台貿易辦事處。NT$44,800(加幣2,000元)
-
2001/1-2002/12. 大學英文網:主題式全方位英語網路教學。主持人。輔仁大學研究發展處。NT $ 250,000元
-
2000/8-2001/7. 輔仁教學網。主持人。輔仁大學。NT$598,000元
-
1999/9 - 2000/7.
「輔仁大學課程與教材網路化」計畫。
主持人。
-
1993/8-1994/6.
E-Office網路平台輔導學生的功能開發與檢討。主持人。輔仁大學研究發展處提昇學術研究獎補助(3923105507)。NT110,000元
四、獎助
91學年度輔仁大學輔仁學術研究獎
2002
加拿大-台灣研究獎勵Canada-Taiwan Research
Scholarship--加拿大在台貿易辦事處頒予
2001
90學年度輔仁大學教師教學績優獎勵
2000 88學年度國科會研究成果獎勵
1999
87學年度國科會研究成果獎勵﹒
1999 87學年度輔大聖言會(SVD) 研究獎助
1996 加拿大圖書補助
(MacKay Canadian Studies Library Support Grant)
1996 85學年度國科會研究成果獎勵.
1996
85學年度輔大聖言會(SVD) 研究獎助
1995
84學年度國科會研究獎勵
1995 Canadian Studies Award--加拿大在台貿易辦事處頒予
1992 Ruth Miller Award ( Excell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Award for Women or Minority Students in the
English Department, Stony Brook
[回頁首]
學術著作:
專書
-
·
劉紀雯,伍軒宏.《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經典解碼文學作品讀法系列叢書.
台北:文訊,2010。
·
林文淇,劉紀雯編.
加拿大.台灣電影研究.
《藝術學研究》.
第五期
(Dec. 2009).
·
「遊走疆界:當代加拿大文學與電影」編輯,《中外文學》25.12(1997)
·
Kate Chiwen Liu.
De/Constructing National Identity: The Historiographical
Metafictions of John Barth, Joan Didion and Maxine Hong
Kingston. Dissertation. NY: SUNY-Stony Brook, 1993.
-
合集
-
學術期刊論文
?
〈不再無禮:克萊蒙•維哥影片中的情感第三空間〉.
《藝術學研究》第五期
(Dec. 2009): 1-47.
?
〈國家符號的消失?:當代加拿大電影的商業導向與全球化〉《藝術學研究》第五期 (Dec.
2009): 137-47.
?
〈台北的流動、溝通與再脈絡化︰以《台北四非》、《徵婚啟事》和《愛情來了》為例〉.
《觀展看影:華文地區視覺文化研究》.
林文淇、吳方正主編.
台北:書林,2009:
263-300.
·
“Hybridization as the Postcolonial
Anti-Exotic: Larissa Lai’s Salt Fish Girl.” 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35.2 (Sept 2009): 309-336.
·
〈台北的流動、溝通與再脈絡化︰以《台北四非》、《徵婚啟事》和《愛情來了》為例〉.
《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5期(2008/07).
中壢:中央大學文學院:217-260.
-
2005〈流散混雜何所歸?加拿大與台灣後現代都市(電影)空間之閱讀策略〉國科會外文學門86-90年度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中:中興大學。2005。
-
2004 "Who's Got the Power and the Points? Using MS Powerpoint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Classroom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Education 2004 -- Review and New
Perspectives《2004E化教學國際會議:回顧與前瞻》Macao: 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 2004.
-
〈雷阿樸與羅茲瑪電影中的女性空間與漫遊觀視〉。《人文學報》26
(91.12): 265-301。中壢:中央大學文學院
-
2003. 〈艾騰•伊格言和蔡明亮電影中後現代「非地方」中的家庭〉。《中外文學》41.12 (May
2003)。台北:台大外文系,117-52.-
2001. "Family in the
Postmodern 'Non-Places' in the Films by Atom Egoyan and Ming-Liang Tsai."
Fu Jen Studies: Literature & Linguistics, 34(2001):
1-27.-
2000.
〈文學教學與網路:多元刺激與自我創作〉。
「法文遠距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新莊:輔仁大學法文系﹐Forthcoming.
-
1999
〈城市--國家--愛人:《以獅為皮》和《英倫情人》中的疆界與空間〉.
《中外文學》27 (Oct.
1999). 台北:台大外文系· 66-92.
-
1997
〈越界、詮釋、主體:史普林斯汀與梅森中的性別與國家〉《第五屆美國文學與思想研討會》主編:紀元文.
台北:中研院,Dec. 1997: 283-312.
-
1997
〈國家歷史的殘缺文本和延異:《煙草販》中的國家起源和「純真」〉.劉紀雯·
《中華民國第六屆英美文學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師範大學英語系主編·
台北:書林,Dec.
, 1997: 243-283.
-
1997,編輯.
「遊走疆界︰當代加拿大文學與電影」專輯.《中外文學》12 (May 1997). 台北:台大外文系·
-
1997·
〈多重孤獨,多重空間:加勒比海-加拿大作家的多倫多空間想像〉《中外文學》
12 (May 1997). 台北:台大外文系:133-58.
-
1996 〈分裂與整合:華裔加拿大作品中的家庭隱私與性別認同〉.《中外文學》9 (Feb. 1997): 71-103.
台北:台大外文系.
-
1996
〈流離的主體,失所的語言:小川樂(Joy Kogawa)的語言與認同策略〉. 加拿大學術研討會
政大,May 4, '96
-
1995
〈國家歷史的殘缺文本和延異:《煙草販》中的國家起源和「純真」)第六屆英美研討會
師大, Dec. '95
-
1995
〈越界、詮釋、主體:史普林斯汀與梅森中的性別與國家〉第五屆美國文學與思想研討會
中研院,Oct, '95
-
1995
〈車子、房子與炸雞:《典型美國人》的大眾文化與國家認同〉 再現:第二屆華裔美人文學研討會
中研院,April
8, '95
-
1995
〈國家/自我與人民的重疊:《午夜兒女》的敘述與文本策略〉《英美文學評論》II(1995).
-
1994 "National Identity Re-Vivioned
and Hybridized: Assimilation and the American
Dream in Kingston's China Men." Fu Jen Studies, 26 (1993): 1-23.
-
1993
De/Constructing National Identity: The Historiographical
Metafictions
of John Barth, Joan Didion, and Maxine Hong Kingston (Dissertation)
-
1993 "E Pluribus Unum: The Combination of National and Ethnic
Identies in Kingston's
ripmaster Monkey." The Tenth 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Asian American Studies. Cornell, 1993.
-
1988 John Fowles: A Reader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with Wenchi Lin) (Taipei: Kuang- fu, 1987)
-
1985 The Dialectical and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John
Fowles's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and The Magus. (M.A. Thesis)
- 會議論文
-
劉紀雯· "Who's Got the Power and the
Points? Using MS PowerPoint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Classroom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Education 2004 - Review and New Perspectives,
Macao: 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 June 24-25, 2004
-
劉紀雯· 〈當代加拿大小說與電影的後現代/都市空間:由邊緣、流動、到混雜〉。「國科會外文學門86-90研究成果發表會」。台中:中興大學,2003年10月24日,25日
-
劉紀雯· 主持人,〈聽力、發音、會話與字彙〉"Listening, Pronunciation, Conversation and
Vocabulary"。 「2003輔仁大學網路英語教學研討會:全方位英語和高中、大學連線」2003 Fu Jen Seminar on Internet English Education: Holistic English and High School-College Connections。新莊:輔仁大學野聲樓谷欣廳,2003年9月27日
-
劉紀雯·
"Teaching in a Radically Changing World: The Roles of Hypermedia Teaching Materials in Teaching Improvement." IAJB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Jesuit Business Schools) Meeting. (Them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Global Economy: Ethical, Legal, Environmental, Cultural and Social Issues). Taipei: Fu Jen University, June 5-7, 2002.
-
劉紀雯·
〈網路輔助適性作文教學〉"Internet-Assisted Composition Teaching and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s."。「大學英文課程與多元教學法研討會」。中壢:中央大學,March
3, 2001。
-
劉紀雯· 〈流動觀視
vs. 水泥城市︰雷而樸與羅芝瑪電影中的女性與城市〉。
「2000影像與表演藝術研討會」.
中央大學:May 6, 2000.
-
劉紀雯·
〈文學教學與網路:多元刺激與自我創作〉。 「法文遠距教學研討會」 輔仁大學︰法文系.http://www.eng.fju.edu.tw/demo/literature_internet.html,2000。
-
劉紀雯· Family in the Postmodern
“Non-Places” in the Films by Atom Egoyan and Ming-Liang Tsai."
The 8th Quadrenni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R.O.C.: Reading the Fin de Siecle, Writing the Millennium: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the Crossroad;
淡江大學
27 -29
August 1999.
-
劉紀雯·
〈城市-國家-愛人:《以獅為皮》和《英倫情人》中的疆界與空間〉。
第二十二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跨越疆界:文學.藝術.媒介】。
比較文學學會,May 23, 1998.
-
劉紀雯· "Taiwanese Popular Music in
Search of Its Identity: Campus Folksong as an Example." Art and Theory: Between the Far East and the
U.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and LACMA, Jan 5-6, 1998
-
劉紀雯· "Bring Romantic Poetry
to Taipei Streets? The Course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as an Example." The Second FLLD Cultural Studie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ymposium.
東海,June 13, 1998.
-
劉紀雯·
〈國家歷史的殘缺文本和延異:《煙草販》中的國家起源和「純真」〉. 第六屆英美文學研討會 師大,Dec. 23, 1995.
-
劉紀雯·
〈越界、詮釋、主題:史普林斯汀與梅森中的性別與國家〉. 第五屆美國文學與思想研討會 中研院,Oct. , 1995.
-
劉紀雯·
"E Pluribus Unum: The Combination of National and Ethnic Identies in Kingston's
Tripmaster Monkey." The Tenth 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Asian American Studies. Cornell, 1993.
-
報章雜誌
-
劉紀雯. 〈非華非美?亦華亦美:華美文學簡介〉 《中時》人間副刊1994 / 8月
-
劉紀雯. 〈女性革命需要童書〉 《自立早報》
1995 / 8 / 21
-
劉紀雯. 〈男性窺視慾大公開:論校園男舍公開看A片〉《 自立早報》大地副刊 1995 / 12 / 26
-
劉紀雯. 〈搖滾歌手與商業文化〉《自由時報》
1996 / 3 / 18
-
劉紀雯. 「情愛的殘骸或家庭?——sun movie加拿大影展」
-
劉紀雯. 「遊走疆界的省思:淺論三部加拿大電影的疆界敘述」.《自由時報》
-
劉紀雯. 「誰說你溫柔敦厚?——與「第二屆加拿大影展」對話」.《影響》
-
劉紀雯. 「蒙特婁的愛慾版圖——「第二屆加拿大影展」.《自由時報》
- 翻譯
文章:
資料庫:
[ 回頁首]
演講:
-
劉紀雯(Kate Chiwen Liu).
主席,(在職專班教學)。英語教學與在職學生座談會。輔仁大學英文系。新莊:輔仁大學外語學院LA202教室。2007年4月21日
下午 13:30 ~16:00。
-
劉紀雯(Kate Chiwen Liu). 主席,(輔大學生對英語遠距課程的需求與適應度)(" FJ
Students' Needs and Adaptability")。2007英語遠距教學座談會︰
學生需求與課程管理。輔仁大學英文系。新莊:輔仁大學聖言大樓 SF Building 901 教室。2007年1月22日
下午 13:00-16:00。
-
劉紀雯(Kate Chiwen Liu).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and Home in the Space of Flows in
Three Post New-Wave Taipei City Films." English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July 17, 2007.
-
劉紀雯· 〈PowerPoint
與多媒體教學(PowerPoint: its Points and Powers in a Multimedia Classroom)。「英文文學課程的多媒體教學講習會」。新莊:輔仁大學聖言樓,2002年05月15日
-
劉紀雯· 〈網際網路與國小/英語教學〉
資訊科技發展與教育應用研討會.
台北縣:明志國小,9/13/2000。
-
劉紀雯· 〈文學教學與網路:多元刺激與自我創作〉。
「法文遠距教學研討會」。
新莊:輔仁大學法文系﹐Nov 19, 1999.
-
Kate Chi-wen Liu. "Distance to Bridge and
Distance to Keep: ‘World Literature in English.' "
網路與多媒體教育部研討會. Fu Jen Univ. Jun. 18, 1999.
-
劉紀雯.
「後現代都市空間研究與加勒比海-加拿大文學」.
中興大學外文系.
-
劉紀雯.
「票房與藝術之間︰加拿大電影的成長故事」.
中外文學.
誠品B2視聽室.
May 9, 1997.
[回頁首]
教學:
曾授課程
Doctoral
- 國家理論與文本
- 台印加後殖民文本
- 後現代空間、後殖民抗拒
|
MA
- North American Feminist Fiction
- Postmodern Theories and Texts
-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ies
- Postcolonial Historical Fiction
- Mother-Daughter Plots in Contemporary Feminist Writings
|
Undergraduate -- Literature
-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 Literary Criticism
- Contemporary American Novel and Culture
- War and Literature
- American Fiction and American Innocence
- Cultural Studies: From Romantic Poetry
to Taipei Street
|
Undergraduate -- Language
- Junior Composition and Conversation
|
-
Kate, Chi-wen
Liu. Gretchen, Kuei Fen Lee. Searching for the Mothers in the
Dark: A Study of the Mother-Daughter Plots in Jean Rhys’s Voyage
in the Dark and Wide Sargasso Sea
(黑暗中尋找母親:談珍.瑞絲的《黑暗中航行》及《夢迴藻海》之母女情節). July 2006.
-
Kate, Chi-wen
Liu. Sarita, Wan-Chun Chung.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and
the Daughter's Search for an Integrated Self: An Object
Relations Reading of Margaret Atwood's Lady Oracle
(母女關係與女兒對整合之自我的追尋:以客體關係理論論瑪格麗特.愛特伍之《女神諭》). July 2006.
-
Kate, Chi-wen
Liu. May, Zi-Hui Su. Fragmentation and Hybridity of
Self-Identity in Salman Rushdie’s The Ground Beneath Her Feet
(魯西迪《在她腳下地面》中自我認同之分裂與混雜). August 2005.
-
Kate, Chi-wen
Liu. Christine Yi-Hsiu Hsieh. You are Free to Reinvent
Yourself": Margaret Atwood's The Blind Assassin as a
Feminist Historiographic Metafiction
(『隨心所欲、重建自我』:瑪格麗特.愛特伍德之女性歷史後設小說《盲眼刺客》). July 2005.
-
Kate, Chi-wen
Liu. Julia Pei-Hsuan Hsieh. The Female Body as a Site of
Control, Reaction and Resistance: Margaret Atwood’s The
Edible Woman and The Handmaid’s Tale
(控制、反應及抗拒之場域:論瑪格麗特.艾特伍德的《可食的女人》與《侍女的故事》中之女體). July 2004. -
Kate, Chi-wen Liu. Ann Yi-ann Yang.
Beyond Fragmentation and Trauma: Re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Michael Ondaatje's The English Patient and Anil's
Ghost. (越過破碎與創傷:《英倫情人》與《阿尼爾的鬼魂》中身份認同之重建)June
2002.
-
Kate, Chi-wen Liu. Sarah Chen Ci Hu. Power and Powerlessness of the Author in Kurt Vonnegut's Slaughterhouse-Five
and Breakfast of Champio. July 1999.
[回頁首]
其他教學及服務
-
2003/12/2, "Face to Face with Chinese-Canadian Writer Larissa
Lai: Future Asians: Migrant Speculations, Repressed History and Cyborg Hope,"
Speaker: Larissa Lai (University of Calgary).
新莊:輔仁大學。
- 其他教學活動
[回頁首]
[首頁]
|